投稿指南
一、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,来稿的文字复制比(相似度或重复率)必须低于用稿标准,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;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,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;未一稿多投。 二、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,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。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,可自行处理(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)。 三、来稿经审阅通过,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,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。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。 四、一般来说,4500字(电脑WORD统计,图表另计)以下的文章,不能说清问题,很难保证学术质量,本刊恕不受理。 五、论文格式及要素:标题、作者、工作单位全称(院系处室)、摘要、关键词、正文、注释、参考文献(遵从国家标准:GB\T7714-2005,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)、作者简介(100字内)、联系方式(通信地址、邮编、电话、电子信箱)。 六、处理流程:(1)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(2)我刊初审周期为2-3个工作日,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,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;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,稿件可自行处理。(3)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,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。(4) 杂志出刊后,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。 七、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:(1)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,属原创作品(包括翻译),杜绝抄袭行为,严禁学术腐败现象,严格学术不端检测,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,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。(2)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,除另有说明外,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,不代表本刊观点。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。(3)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,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。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,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,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,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。(4)作品在《文教资料》发表后,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。(5)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、翻译权、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、网络传播权、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《文教资料》杂志社。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,不再征询作者意见,并且不再支付稿酬。 九、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,或邮寄编辑部,勿邮寄私人,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。

基于下沈阳地名地理要素解读(4)

来源: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1-07-08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五、结论 沈阳地区地名资源丰富,地域特色鲜明,地名拟制经历地标命名到姓氏命名再到愿景命名的历史过程。时间跨度历经唐代至明代、清代至伪满、

五、结论

沈阳地区地名资源丰富,地域特色鲜明,地名拟制经历地标命名到姓氏命名再到愿景命名的历史过程。时间跨度历经唐代至明代、清代至伪满、建国至今三个主要阶段。保留了大量反映本地古代军事、宗教、经济活动以及近代人口迁移等方面的历史信息,也蕴含了大量具有民族、语言等社会学意义的信息,必须在科学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。

首先,积极开展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及数据修正工作,将普查结果编制数字化地名词典,条目编辑与查询应当具有开放性和互联性,应当数字汇编为手机应用,作为“数字沈阳”的一大模块,成为公众快捷了解地名信息的首选途径,最大限度摆脱村碑、纸质词典介质自身的局限,拓宽地名文化的传播渠道,这也是特定地名运作产生关注效应的基本前提。

其次,保护地名资源应当实施分级保护制度,地标、姓氏、愿景三类地名的保护等级依次降低。因为愿景类地名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生命力顽强,姓氏类地名能以数据信息经采集建档得以有效留存,只有地标类地名,容易随地标消失而彻底停止使用,从公众的语言和社会生活中消失,其固有的人文价值无法继续服务于当代。因此,有必要突出地标的保护。在沈阳市未来的长期规划中,必须将与地名由来关系密切的显著地貌、水文、植被等景观特征、历史遗存的构筑物适当、适度、合理地保护、保留下来,而这些天然地貌和人工遗存应当融入景观整体规划和环境设计。根据沈阳市总体规划,将在2025年实现四环路以内城市化,以地名为纽带将地标与新型生态友好型城市建设相融合,进而保护作为地名意义基础地标是刻不容缓的。

当城市化进程由二环向三环推进的过程中,许多原生地名已经彻底消失,取而代之的是大量楼盘商业名称,这些名称中普遍存在“洋”“怪”“大”“重”的乱象,大量仿译词充斥,将地名拟定理解为任意性赋值的过程,导致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联性被切断,共识的基础严重匮乏,是对地名体系的破坏,更是消费文化过度渗透引发消极社会效应的表征。尽管笔者认为实然发生的改名不可逆,但依然有必要严格贯彻实施民政部关于地名规范的规章,防止、杜绝劣等命名的进一步蔓延,有必要必须建立地方性法规和规章进一步规范楼盘命名的行为。实际上,创制新地名,只要植根沈阳地域文化,充分使用愿景或新旧结合的方式,完全能够创造出既保留原生特色又体现商业吸引力的优质地名,地名应当兼具语言上的美学价值。

最后,地名的人文价值应当作为一种资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景观设计、乡村规划、旅游产品开发助力。富含辽沈地区古代军事信息的地名,应当整体联动,“打包”实施保护,尝试将其设计为旅游产品,如建立大型辽宁长城遗址生态公园;包含经济活动信息的地名,可以尝试建立小型主题村落,以复原公众已经陌生的传统农业、手工业生产方式吸引游客,既是对传统的承继也是充分实现地名价值的有效途径;最为重要的是,包含景观、地貌信息的地名,应当成为乡村建设中为乡民留下美丽乡愁的美学基础,促进新农村建设生态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步,最终实现乡村振兴与城乡协调发展。

[1]政协沈阳市学习宣传文史委员会,沈阳地名(沈北新区卷)[M].沈阳:沈阳出版社,2011.

[2]沈阳市地方志办公室,沈阳县区概况[Z].沈阳:沈阳出版社,1988.

[3]沈阳市地方志办公室,屯垦戍边的壮举[Z].沈阳: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,2013.

[4]沈阳市地方志办公室,沈阳图志[Z].沈阳:沈阳出版社,2012.

[5]沈阳文史馆,沈阳市历史大事本末[Z].辽宁人民出版社,2002.

[6]辽宁省档案馆,奉天纪事[Z].辽宁人民出版社,2009.

[7]沈阳市民政局,沈阳市行政区划建制情况统计表.沈阳市民政局官网,2019.

[8]张 文 娟,基 于GIS的广州市增城区地名景观分析[J].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,2017,29(6):21-27.

[9]吴琼,基于GIS的江西兴国县地名空间分布与演变分析[D].南昌:东华理工大学,2017.

[10]王法辉,李晓娟,广西壮语地名分布与演化的GIS分析[J]. 地理研究 ,2013,32(3):487.

[11]李炳尧,刘保全,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实践[M].中国社会出版社,2019.

[12]华林甫,中国地名史话[M].人民出版社,2018.

文章来源:《沈阳药科大学学报》 网址: http://www.syykdxxbzz.cn/qikandaodu/2021/0708/526.html



上一篇:短视频中沈阳城市形象传播的现状与发展
下一篇:关于沈阳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的对策研究

沈阳药科大学学报投稿 |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编辑部|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版面费 |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论文发表 |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8 《沈阳药科大学学报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